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根源之一,它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时代,这些时代分别是:
爱琴文明:大约从公元前3200年到前1200年,是古希腊历史的最初阶段,主要分布在爱琴海西南部的库克拉底群岛和希腊南部的克里特岛。这一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因为人们主要使用青铜制作工具。
古典时代: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到前336年,是古希腊文明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一时代被称为“古典时代”,因为它孕育了许多经典的文化作品和思想,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
希腊化时代:大约从公元前336年到前30年,是古希腊文明衰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帝国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希腊文化和思想,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亚历山大大帝等人的思想和成就。
总之,古希腊文明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智慧的文明,它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注重城市与自然的结合,注重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清晰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显示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我们可以把西方城市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工业革命前):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每个阶段,西方城市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不仅反映了规划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外在缩影。
中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更倾向于隐藏于屏蔽式结构“围合”、“隐匿”,一般会有意地保护周围自然环境。
欧洲资源的稀缺只能支撑分散的小型城邦,城市的选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展现其宏伟,重视装饰,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在缺乏天然庇护所的情况下,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种外向型的炫耀式的建筑景观。因而欧洲人信赖的是以人工构筑的城堡,是对自身力量的信赖。
在中国,城市规划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基本形成,而后的演变只能说是其的补充和改良,这好像和中国的哲学发展史是一致的。而在西方,规划思想随着时空的不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更新。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宏伟壮丽的伟大城市,集中展示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城市发展沿革:商周时期,城代表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等级建造相应规模的城。到战国时期,周朝的条令不再起作用,各地根据需要自行建城,城市规模和城市分布密度大大提高。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成为中央、府、县的统治机构所在地。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一体制基本沿袭下来。
城市选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国必依山川‘的原则;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要冲。
城郭之制: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fulishes.com/1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