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出自《古风二首》,揭示了农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却遭受着饥饿和贫困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诗的全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的大意是: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就能收获成千上万的粒子。全国没有一寸荒地,都被农民耕种了,可是农民还是饿死了。
诗的注释是:
悯:怜悯,同情。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物,如稻、麦、黍、稷等。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谷物的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地。犹:仍然。
诗的赏析是: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抨击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批判力量。
诗的前两句,用“一粒粟”和“万颗子”形象地描述了农民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丰饶。用“种”和“收”两个动词,简洁地概括了农民一年的劳作过程,也暗示了农民对收获的期待和喜悦。
诗的后两句,用“四海无闲田”和“农夫犹饿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命运,引发了读者的同情和愤慨。用“四海”来指代全国,说明农民的劳动覆盖了整个国土,没有一寸土地被浪费,也反映了农民的贡献和价值。用“无闲田”来表示田地都被耕种了,也暗含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压力,没有一刻可以休息和放松。用“犹”字来表示农民仍然饿死,既表达了诗人的惊讶和不解,也表达了诗人的悲哀和愤怒,为什么农民创造了那么多的粮食,却不能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却要饿死在自己的田地上呢?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结构对称紧凑,意象生动具体,对比鲜明突出,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诗人没有直接指责和抨击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而是通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从而达到了批判和警醒的目的。诗人也没有流于空泛的同情和怜悯,而是通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农民的尊严和价值,从而达到了敬佩和尊重的目的。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的杰作,是一首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学习的名篇。
创作背景是:
据《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史料记载,这首诗大约是李绅在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当时,唐朝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顿,税赋沉重,饥荒频发,农民起义不断。李绅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苦难,深受触动,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满。
作者简介是:
李绅(772—846),字公垂,汉族,亳州(今安徽亳州)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共同推动了新乐府的发展。他的诗歌多以关注民生、抒发情感、反映现实为主题,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具体,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他的代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悯农》诗两首,广为流传,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成为了千古名句,深入人心。《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四卷。
“春种一粒粟”的全诗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fulishes.com/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