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英国马克沁机枪)

1、英国马克沁机枪

英国马克沁机枪

武器参数

口径:7.7 mm(.303 British)

全枪长:1079 mm

空枪重:27.2 kg(不含三脚架)

弹匣容量:N/A

理论射速:550-600 RPM

有效射程:3000 m

原产国:英国

历史与设计

英国是马克沁机枪的起源地,马克沁最早的机枪专利可以追溯到1884年,最早的原型枪采用的是.45口径,被英军采用后口径改为英国制式.303口径。马克沁机枪早期最著名的战例是1893年英国在津巴布韦与当地土著的交战,英军人数约670人,加上当地附庸不足1700人,对阵土著近100000人。英军使用的武器中包括五挺马克沁机枪,以及两门7磅炮,一门哈奇开斯速射炮和一门加德纳速射炮。结果是英军大获全胜,可见马克沁机枪的火力有多么强大。

英军的马克沁机枪大致有三种型号,1893年的马克沁,1899年的马克沁和1902年的马克沁Mk.1,还有一种37mm的马克沁速射炮,称为砰砰炮。

马克沁机枪(英国马克沁机枪)

2、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

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

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是中国参考马克沁MG08重机枪研发的一款水冷式重机枪,在抗战期间大量使用。

概述

说起中国的马克沁机枪,很多人都会想起影视作品中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该枪是1935年参考德国马克沁MG08重机枪研发的国产重机枪,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火力支柱。

早在清代,中国就引进了马克沁机枪。当时负责外交的李鸿章,曾经观看过马克沁机枪的射击表演。据说,李鸿章一方面觉得马克沁机枪的射击速度太快,一方面觉得这东西太费钱。后来,还是购买了几挺样枪,进行仿制,称为赛电枪。

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不行,所以,赛电枪生产了一批以后,就暂时停产了。后来又生产了仿马克沁的华宁式重机枪,但也没什么名气。1934年,金陵兵工厂获得了MG08重机枪的图纸,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参考,确定了公差,才在1935年(民国24年)制成了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

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口径7.92mm,发射7.92mm毛瑟步枪弹,全枪长1200mm,枪管长721.2mm。全枪质量49kg,理论射速480——600发/分钟,采用250发弹链供弹,战斗射速约在250—300发/分钟。

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也不是完全仿造MG08重机枪,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于,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采用的是三脚架,而不是MG08的雪橇枪架,并配备了双扳机——只要扣下其中一个扳机,就可以开火。此外,两者的枪机也不能互换。另外,金陵兵工厂为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设计了高射对空枪架和高射瞄具,这是MG08重机枪没有的。

1945年,中国军工企业在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出气冷的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但产量很低,据说只有1500挺。

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是在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气冷式重机枪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中国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虽然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的的确确是中国军队的火力支柱,但是依然有着很大的缺口。

这部分缺口,主要是由进口其他国家的机枪来弥补,如霍奇基斯(也翻译为哈奇开斯)重机枪、ZB37重机枪等。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则出现了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和日本92式重机枪并存的局面。可见抗日时期的艰苦,绝非现在的神剧里面那样轻松。

诸元

原产国:中国

口径:7.92mm

弹种:7.92mm毛瑟步枪弹

全枪长:1200mm

枪管长:721.2mm

全枪质量:49kg(含三脚架,无冷却水)

容弹量:250发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

理论射速:480–600发/分钟

战斗射速:250-300发/分钟

有效射程:1000m

装备对象:军队

马克沁机枪(英国马克沁机枪)

3、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马克沁”重机枪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马克沁”重机枪

当时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多属马克沁式,除需水冷这一麻烦外,可靠性优于九二式。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 (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米 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分。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基本参数

口径:7.62毫米;射速:每分钟300~500发;枪口初速:2620英尺/秒(约798米/秒)

枪长: 1066毫米;枪管长:721毫米,带4条右旋膛线

自动原理: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机构:肘节式连接装置;供弹方式:帆布弹带

枪重:18.2公斤,不带枪架和冷却水;连枪架和冷却水一起重65.8公斤

冷却水重:3.89公斤;枪管重:2.95公斤

最大仰角:52度;最大俯角:42度;回旋角度:120度

1914年2月,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并取名为“华宁”,在生产300挺之后,于1921年停产。

1915年,大沽造船厂依照所获得的德国新式马克沁重机枪进行仿制,1916年仿制成功,受到海军部嘉许,令其扩充生产。

1934年,国民党政府从德国正式引进马克沁重机枪的图纸,交由金陵兵工厂生产。

仿制成功的马克沁重机枪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定型,被称为二四式(民24式)马克沁重机枪。从1926年至1948年,共生产了35 272挺。

供弹方式:100或250发弹带供弹

膛线:右旋4条;缠距:240mm

理论射速:600发/min;枪身长:895mm

枪身重:20kg;枪架重“:29kg;枪全重:为49kg

弹头初速:(重尖弹)770m/s,(尖弹)870m/s

4、英国马克沁重机枪

英国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由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的,之后,其他国家的重机枪的设计都有借鉴于它。

研发历史,1882年,马克沁在英国考察时发现了枪械发射子弹所产生的后坐力有着巨大的力量这种现象。马克沁却从中找到了武器自动连续射击的动力。

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1884年,马克沁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

性能解析,由于枪管连续的高速发射子弹会导致发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沁重机枪采用水冷方式帮助枪管冷却。

为了保证有足够子弹满足这种快速发射的需要,马克沁发明了帆布子弹带,带长6.4米,容量333发。弹带端还有锁扣装置,以便可以连接更多子弹带。

5、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抗美援朝志愿军经典武器?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有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以及国内兵工厂生产的。

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

仅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口径繁杂、样式各异,被称为“万国牌”。

战争第二年开始,志愿军开始逐步换装苏制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改善。

为适应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设的需要,我国除从苏联获得武器援助外,还争取在武器生产制造方面获得技术援助。

1934年中国开始用钨砂、砂等战略性原料和农产品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尤其是特别重要的军需品。

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从德方取得了7.92mm毫米,MG08式水冷马克沁重机枪的全套设计图纸。

在吸取了各国实战经验进行优化之后,中国开始按照图纸进行仿制,并在第二年的1935年仿制成功,当时刚好是民国24年。

所以这一款于当年定型的国产马克沁重机枪就被命名为民国24年式重机枪。

并成为当时军队的主要装备,这款机枪也被称为宁造24年式重机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fulishes.com/164725/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1日 上午9:25
下一篇 2024年5月11日 上午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