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19岁那年,在山东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写下的诗句。
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频繁遭受倭寇的侵扰,少年将军站在蓬莱水城,遥望大明海疆,心忧家国与百姓,立下保家卫国之志。
就在两年前,戚继光正式承袭了祖上的职位,这是戚家先祖在大明开国之初用无数战功挣下荣耀,他们戚家是将门世家,有责任守护家国安宁。
在家乡蓬莱任职期间,戚继光带领军队和当地渔民多次击退来犯的倭寇,战功卓著。
后受张居正举荐,26岁时就掌管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5个卫所,负责整个山东1600公里的海岸线。
虽说掌管着整个山东半岛的海防,但是戚继光的这个将领并不好当。
大明到了嘉靖这个时期,军备已是十分荒驰,吃空饷的情况十分严重。
戚继光接手这三营时,拿到的花名册上统计的人数与实际兵力完全对不上,据说登记造册有六万余人,但实际上也就五六千。
而且,这实际的五六千人都是些不好对付的“兵油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戚继光完全不担心,他有信心将这数千人训练成一支精兵。
练兵,首先要“练心”,他最先做的便是整肃军纪。
那时戚继光的舅舅也在军营,是“兵油子”一个,又仗着是将领的舅舅,便带头冒犯军规。
戚继光就先拿舅舅“开刀”,打了他四十军棍,大家一瞧,亲舅舅都不给面子,那我们这些小兵也不敢折腾了,于是便乖乖听话,再也不敢冒犯军纪了。
在戚继光的操持之下,山东备倭局面顿时改观,军队军肃整齐。虽然只有数千兵马,却把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守得稳如磐石。
倭寇见山东的军事防备如此严密,便不敢轻易进犯,所以倭寇之乱在山东基本没形成什么气候。
在山东抗倭战功卓著的戚继光,之后便被调任浙江,在那里组建了有名的戚家军。
带着这支军队,戚继光转战东南沿海十数年,扫平倭患,还大明王朝一片平静的大海。
荡平倭寇后,戚继光又调任蓟州总兵,镇守北方防线,为防止草原铁骑侵扰,他带人修筑了著名的明长城。
戚继光这一生,南扫倭寇,北抗胡虏,守护大明王朝疆土安宁,他用一辈子践行了“但愿海波平”的愿望。
晚年的戚继光不愿参与朝堂之上的党争,辞官归乡,回到了蓬莱。万历十六年,这位一生守护大明王朝疆土的名将,病逝于家乡,时年61岁。
《明神宗实录》中评价他,“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字数虽少,却是对戚继光功勋卓著的一生的精准写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fulishes.com/3084/